裝配式建筑是新時代的一個新符號。要說新,是相對而言,相對中國,因建配式建筑在二戰后就在歐美國家開始流行了,只是在我們中國至到最近才走進人們的視野。所以,對于中國房企或建筑行業,它是一個新契機。
首先,這是改革發展新時代要求。中國的改革是處于一個新常態下、供側結構性改革之中,這樣的改革要求社會走出以前粗放型的發展模式,而走向精細化和科技型的發展道路。一是傳統的發展模式高投入、高環境代價,二是經濟質量上也不符合新的要求,這是國內和國際的時代要求。
其實,中國的房地產和建筑行業還遠未走向衰弱,至少還有二、三十年的發展期。我們中國國內還有眾多的建設要做,房地產還有市場空間,而城市和基建還遠未見底,同時新農村建設、旅游等也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中國建筑行業內部潛力還很大。中國建筑行業的粗放型是有目共睹的,在項目實施等方面浪費非常嚴重,缺乏精細的規劃和一絲不茍地執行,需要自己去修內功。這就給中國的房企及建筑行業提供了自己發掘內部潛力的空間。
裝配式建筑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直到最近才被重視起來,首先是標準。要把建筑象模件化流水式的生產,設計是一個重點和難點,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產品的設計,要求盡可能的標準化和模塊化包括它的尺寸偏差;第二個過程的設計,第一是恰當地拆分,它的運輸性和裝配性都要考慮到。這需要先期策劃、設計??梢赃@么說:這是要求中國的建筑和房企行業一步走到工業產品的精細化管理步子上,跨度相當大。
新的產業鏈還未形成。中國裝配式建筑在成本上還不具有優勢,因才起步,標準還沒有形成或成熟,規模也還沒有上去,導致單件成本超過傳統的鋼筋水泥,房屋建造只有達到一定的樓層才有優勢。這需要這個行業去完善自己的產業鏈,從設計、生產、運輸、施工都要有自己的標準、模式和人才。缺資源你就補上去,缺人才你要去培養和儲備,這些都是機會。
正是由于裝配式建筑在中國還是一個嶄新的發展,別人還在觀望和試水,你只要找準切入點或在你的領域深入擴展,未來將屬于你;如果都是一個成熟的階段了,那就同質化競爭了,利也薄了,...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機會也是留給有眼光的人,機會也是給有魄力的人,機會也是給有擔當的人。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走過了那種買方市場、隨處撿錢的階段。企業也要調整自己的規劃布局,跟上時代和國家政策調整的步伐,加入到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熱潮中。否則你將被淘汰,你將會是很累。
服務時間9:00 - 24:00